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人才――访中国科学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培养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为做好“十四五”时期的科技工作,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引进、用好科技人才,特别是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活力?经济日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数学家袁亚湘。
记者:为什么要强调“科技自立自强”?这对我国的科技人才提供了哪些机遇?
袁亚湘:我们以往的一些科技发展过于依靠西方,产生了现在的“卡脖子”等问题。今后要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意味着我们需要做出越来越多的原创性成果。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意味着科技被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对青年科技人员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因为在国家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年轻人一直是生力军。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意味着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以及在国防、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各方面,青年科技人员都将拥有更大的舞台、发挥更大的作用。
记者: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应该如何破题?
袁亚湘:科技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是人才。对于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我们现在的普遍做法是在一些政策上给予倾斜。我认为,更为重要的还是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充分考虑科技人才特殊性,注重培养科技人才的科学精神。
最重要一点,要分类制定培养政策。现在很多地方制定的人才政策往往都是统一模板,事实上,不同学科人才的成长特点不一样,重要成长阶段和对应的需求也不太一致。
所以,人才的培养,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特点来制定不同政策,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优秀青年人才,分类给予支持保障,阶梯式培养青年科研人才。要让基层科研单位有更多的自主权,给青年人才提供适宜的成长环境,真正把科研单位年轻人的潜力和活力调动起来。
记者:当前中国的青年科技人才在国际上竞争力处于什么水平?
袁亚湘:中国青年科技人才的科研水平,可以说属于国际一流。比如航天领域和很多技术领域,都是年轻人为主肩负起国家的重大任务。这些青年科技人员都非常优秀,不亚于同年龄段的国际同行。
我国年轻科技人员有很多优势。第一,中国人聪明勤劳。第二,中国青年科技人才绝大多数都继承了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如爱国、奉献等。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等,一直是我们的优势。
当然,与国际上的优秀青年科研人才相比,不少科研人员在好奇心驱动方面存在不足。
记者:要实现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的目标,应该从哪些方面深化改革?
袁亚湘: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人才,首先要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要热爱科学,要敢于大胆质疑、小心求证,敢于刨根问底、实事求是,敢于自信地从实践中提炼出重大科学问题。
其次,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人才,还需要给年轻人提供好的成长环境。要让他们把大部分精力都用于专注思考重大科学问题和解决重要技术难题。
此外,培养青年科技人才还要解决“唯帽子”问题。“唯帽子”会造成青年科研人员学风浮躁、急功近利。近年来,国家已经意识到“唯帽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出台了多项治理措施。希望在“十四五”期间,这个问题能得到进一步解决。
记者:当前,国内“土博士”发展空间远不如“洋博士”,这种局面应该如何改变?
袁亚湘:很多地方存在这种现象。海归其实也是“帽子”,科学评价不要看“帽子”,要回归到科学本质,以科技贡献来评价,而非以身份来评价。因此,一定要废除所有这类带歧视性的政策,建立更为科学的评价机制,给本土人才和引进人才公平竞争的机会。
我们现在强调的“揭榜挂帅”,就是看你能做什么工作,能解决什么问题,而不是看你是哪个海外名校的博士,或曾在哪个海外名校当过教授。
这也是“十四五”规划中所倡导的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方向。规划中提到,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完善自由探索型和任务导向型科技项目分类评价制度,建立非共识科技项目的评价机制等。这些都是让科技评价回归到科技本身,促进人才成长。
(记者 佘惠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