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超七国合伙国际计划,中国“人造太阳”建成
论起世界各国对我国前沿科技的打压,“人造太阳”绝对算一个。
当年中国申请加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ITER)时,ITER计划的主要发起国就对中国百般刁难。即便最后他们终于松了口,但中国想接触到最核心的技术,难度非常大。
直到中国准备自己单干,俄罗斯该领域的一名专家——格里高利·吉洪米罗夫还不忘泼冷水:中国不可能在ITER项目前,凭借单干,建成可控核聚变核反应堆。
但不好意思,他的话要被“打脸”了。
就在3天前,一颗完全由中国人打造的“人造太阳”不但建成,还成功发电60秒,直接刷新了世界纪录。这可比ITER自己规划的时间,早了整整5年。
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HL-2M) 当太阳加上“人造”
人类之所以会产生“人造太阳”的想法,主要是看中了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产生的巨大能量。尤其是在能源消耗量越来越大的今天。
人们对核能的研究其实从很早之前就开始了。但因为技术局限,最先被攻克的是核裂变。借助核裂变,人们设计出了原子弹这种杀伤力巨大的武器,还建起了一座座核电站……但危机,也始终存在。
中国核电站分布图核裂变的主要原料——铀,在完成裂变过程的时候,往往会释放出非常多的放射性物质。有切尔诺贝利和福岛核电站的前车之鉴,谁也不敢对核裂变完全放心。
再加上铀这种原料储量也不怎么丰富,科学家们很早就把研究目标放在了可控核聚变上。
它原料储备充足,能量释放巨大,燃烧后也不会产生有害的放射性物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造太阳”。
“太阳”怎么造?
核聚变的物理基础并不难,只用一句话就能讲明白——让较轻的原子核(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发生聚变核反应。
但要落实到“可控”上,要攻克的方面就很多了:怎么实现反应过程中对等离子体的加热?怎么对这些“不听话”的等离子体实现约束?
最关键的一步是,怎么让它们发生核聚变,然后发电?
20世纪50年代,苏联物理学家阿齐莫维齐等人提供了一个思路——托卡马克,一种环形装置。
这种装置的主体包括环形真空室、线圈等系统,通电后,里面会产生一个巨大的螺旋形磁场。在这个磁场里,身处其中的等离子体可以被加热到很高的温度,从而达到核聚变的目的。
托卡马克磁场和电流。图中显示了环形场和产生环形场的线圈(蓝色)、等离子体电流(红色)和由环形场产生的极向场,以及叠加后产生的扭曲场。不过这种装置一开始并没有得到学界的重视。
因为它既要控制等离子体自身的电流形成磁场,还要和外界磁场密切配合,确保等离子体运转保持稳定,工程难度非常大,稳定性也不能保证。
直到1968年,苏联新建的T-3托卡马克装置让等离子体成功超过一千万度,托卡马克才真正在学界“咸鱼翻身”,成为核聚变的主攻方向之一。这次中国成功发电的“人造太阳”,用的就是托卡马克装置。
苏联邮票:托卡马克热核系统(1987) 中国,什么水平?
中国的第一台托卡马克装置——中国环流器一号(HL-1),建于1984年,由西南物理研究院负责。但以当时的水准,只能说是搭出了一个基本框架,离国际标准差得很远,机器运转起来,等离子体只存在4秒就没了。
真正的转机在1990年。苏联把他们造的第七个(没用的)托卡马克装置——T-7“送”给了我们。
T-7来中国后,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和俄罗斯的科研人员就开始着手改造这台装置。
说是“改造”,其实和重建差不多。
这台装置在来中国前已经闲置了几年,刚运回来的时候又脏又旧,也就只剩基本结构还说得过去。但必须承认的是,T-7的到来,把我国这一领域的水平拔高了一大截。
前苏联库尔恰托夫原子能研究所研制的T-7装置1995年,T-7重建成功,改名为HT-7投入运行,这就是中国大名鼎鼎的“合肥超环”。中国凭借这个,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的国家。
HT-7也让中国走在了这一领域的世界前沿。在当时,如果要进行高温、大电流、长放电时间环境下的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时,要么去法国,要么来合肥。
上一篇:巴西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罗尼·林斯:推动国际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