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赵勇病逝 在细胞衰
央广网广州4月12日消息(记者郑澍)4月8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山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赵勇教授因病在广州猝然离世,年仅45岁。
图为赵勇教授(央广网发 中山大学供图)
归国投身国家生物科学事业 做出多项开创性工作
“虽然年轻,但是他治学十分严谨,在细胞衰老及端粒研究领域做出了多项开创性工作,是该领域研究的佼佼者。真是太可惜了!”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松阳洲教授悲痛地说。
2003年,赵勇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师从著名生物学家谭铮教授。博士期间他将生物物理学技术引入G四链体研究,开创领域先河,为G四链体的体外研究提供重要技术手段;随后加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细胞生物学泰斗Jerry Shay和Woodring Wright实验室,从事端粒及端粒酶研究。他将生物物理学方法和细胞生物学完美结合,阐明端粒酶延伸端粒的动态过程及延伸模式调控机制,是国际上研究端粒领域年轻一代的佼佼者。
2011年,赵勇教授毅然放弃了美国四所知名大学(UCLA等)提供的终身教职选择回国,投身于国家生物科学事业的建设发展。“他是真正有志于提高和发展祖国的生命科学科研事业,选择回国发展。”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组长邹卫国说,每一个和赵勇教授熟悉的朋友都为他的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的责任所感染。
赵勇教授接受了时任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的邀请,以“百人计划”引进人才的方式加入中山大学,并成立“细胞衰老与癌变”实验室,成为广东省创新科研团队“靶向特异性抗癌新药和疫苗研发”的核心成员,继续从事端粒生物学研究和个体衰老的研究。“中大能够给人提供一种和谐的气氛,宽松的学术环境,任人自由发挥。我们做的是自己想做的,而不是别人要我们做的,这也是我愿意回来并喜爱这里的原因。”赵勇说。
赵勇教授在细胞衰老方面的研究成绩斐然,他在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博士后导师,细胞生物学领域泰斗Woodring Wright教授评价道:“实验室其他人很难赶上赵勇的卓越表现。”他也是关于端粒调控与细胞癌变的关系的研究国内最优秀科学家之一,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申请(含授权)国内国际专利近十项,为端粒生物学及癌细胞生物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获得了 Ellison基金会及美国衰老研究联合会(AFAR)优秀博士后研究奖,并入选了“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高层次人才计划。
坚持在教学一线 按照“培养科学家”的模式培养学生
光彩夺目成就的背后是赵勇教授对科研的热爱和严谨。“赵勇老师在科研方面特别严谨,逻辑思维强,有敏锐的科研眼光,总能在科研报告中能抓住核心问题。他鼓励学生在科研过程中要多思考,想清楚之后再进行试验工作,掌握正确的科研方法,不要当技术员,要作一个会思考的科研工作者。”赵勇教授团队成员,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刘海英副教授说。
“经常跟我们讲,不要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要为了解决科学问题。”2017级的博士生李小翠深情回忆,“赵勇老师对于我们的培养,是希望我们能够思考问题,建立科学问题之后,再想办法解决问题。”
马文宾教授说,赵勇教授在培养学生方面,不是按照实验室培养“流水线工人”的思路,而是按照“培养科学家”的模式在培养。
与赵勇教授有过五年合作经历的上海交通大学曾凡一教授说:“在合作过程中,我们不时被他充满了活力的科研热情和精神所感染。谦虚能干、朴实奋进和严谨求实的作风是他留给我们的印象。”
爱校敬业勇于担当 深受同事和学生尊敬和爱戴
学术之余,赵勇教授积极为师生服务,担任了很多重要行政职务,历任中山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人才发展办公室主任,校长助理,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生物学领域的前沿知识密度很大,是以星期作为更新周期的。对于从事这个领域的学者而言,最大的挑战就是能不能跟得上知识的更新。在上面没有花时间,就会落后。”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贺雄雷教授告诉记者,就在数周之前,他和赵勇对拟进行的新课题进行讨论时,赵勇给他发了三篇文章作为参考。“这三篇高质量的文章,正是我想要的,也足以证明赵勇在做好行政的工作的时候,又很好地兼顾好学术。”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在讣告中写道:赵勇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在教学一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团结同事,热爱学生,深受同事和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他治学严谨,成就卓著,在细胞衰老及端粒研究领域做出了多项开创性工作;他爱校敬业,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为中山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人事人才工作、生命科学学院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下一篇:没有了